2025交通事故后损害赔偿引争议保险合同约定不明如何赔偿
乘客受伤索赔起纠纷 保险条款模糊如何判赔
一、案件起因:出租车事故引发赔偿争议
2014年1月,赵女士乘坐貂师傅驾驶的出租车时发生碰撞事故。因司机操作失误,车辆与对向钟某的汽车相撞,导致赵女士受伤住院。治疗期间产生医疗费两万余元,后续还涉及营养费、交通费、护理费等多项支出。
赵女士向司机、出租车公司及保险公司索赔未果,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三方共同承担医疗费、误工费、后续康复治疗费等三万余元赔偿。案件争议焦点在于保险条款未明确说明赔偿范围,保险公司认为只需赔付医疗费用,其他费用不应由其承担。
二、保险立法初衷:保障乘客权益
道路运输行业存在较高风险,乘客意外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国现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不包含车内乘客赔偿,导致很多事故受害者无法获得及时补偿。
承运人责任险设立的初衷有两点:一是确保乘客在事故后能快速获得全面赔偿,二是缓解运输企业的经营压力。部分运输公司赔付能力有限,重大事故可能导致企业倒闭,乘客权益更难保障。若仅赔付医疗费,显然违背了该险种的设计初衷。
三、法律条款解析:赔偿范围认定标准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人身损害赔偿包含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相关费用,以及误工造成的收入损失。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指出,"人身伤亡"的认定标准包含上述所有项目。
涉案保险公司提供的保单未明确排除护理费、误工费等赔偿项目。按照法律规定,当条款存在歧义时,应采纳对投保人有利的解释。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缺乏法律依据。
四、格式合同规范:保险公司义务认定
《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要求格式条款提供方必须对免责内容作特别说明。保险公司未在签约时明确告知赔偿范围限制,不能单方面免除赔付责任。
第四十一条进一步规定,当合同条款存在多种解释时,应采用不利于条款制定方的解释。本案中保险公司既是条款制定方又是责任承担方,理应承担条款不明确带来的法律后果。
五、综合判定:保险责任范围认定
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承运人责任险的赔偿范围应当覆盖事故造成的全部合理损失。具体包含三个判定要点:
第一,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都属于治疗必需支出。赵女士提供的医疗票据、请假证明等材料已证实这些费用的真实性。
第二,误工费计算符合法定标准。根据赵女士的工资流水和误工天数,索赔金额在合理范围内。
第三,后续康复费用有医疗机构证明支持。主治医师出具的治疗方案明确标注需要三个月的康复疗程。
法院最终判定,某保险公司需在承运人责任险范围内承担全部赔偿。出租车公司与司机在保险赔付不足时承担补充责任。这个判决既维护了乘客权益,也警示运输企业必须重视保险合规管理。
法律实务提醒
遇到保险条款模糊的情况,当事人可以采取三个应对措施:收集完整医疗凭证和费用清单,咨询专业律师分析条款效力,申请法院进行条款解释。运输企业投保时要注意核对保险责任范围,要求保险公司逐项说明免责条款,避免发生纠纷时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