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理解与应用_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及制度完善

在线问法 时间: 2025.07.15
836
(小标题一)从四项权利到全面覆盖1986年民法通则实施时,法律只明确保护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这四项人格权利。法院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主要依据第一百二十条规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法律存在明显不足。比如有人被强制抽血或剪掉头发,这类行为明显侵害了人身权利,但旧法律没有具体规定。2001年最高法发布的司法解释作出重要调整。新规定将保护范围扩大到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这三项基础权利。这三项权利关系到人的基本生存,受到侵害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精神创伤。司法解释还首次明确保护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权,填补了法律空白。(小标题二)看不见的伤害也算侵权法律不仅要保护看得见的权利,还要保护人的精神感受。

(小标题一)从四项权利到全面覆盖

1986年民法通则实施时,法律只明确保护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这四项人格权利。法院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主要依据第一百二十条规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法律存在明显不足。比如有人被强制抽血或剪掉头发,这类行为明显侵害了人身权利,但旧法律没有具体规定。

2001年最高法发布的司法解释作出重要调整。新规定将保护范围扩大到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这三项基础权利。这三项权利关系到人的基本生存,受到侵害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精神创伤。司法解释还首次明确保护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权,填补了法律空白。

(小标题二)看不见的伤害也算侵权

法律不仅要保护看得见的权利,还要保护人的精神感受。司法解释创造性地提出,即使没有直接侵害法定权利,只要违反社会公德或公共利益造成精神损害,同样构成侵权。比如在别人卧室偷装摄像头,虽然隐私权当时没有写入法律,但法院可以认定这种行为违背公序良俗。

这个变化带来两个重要影响。第一,为新型侵权案件提供审判依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第二,将道德评价引入司法判断,要求法官在办案时考虑社会普遍价值观。这种灵活处理方式,使法律能更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小标题三)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精神损害难以用金钱衡量,司法解释给出三个判断原则。第一考虑侵权具体情节,包括手段、场合、持续时间。第二看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比如是否导致长期失眠、抑郁等症状。第三要衡量当地生活水平,避免出现天价赔偿或象征性赔偿。

实践中出现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纪念物品损毁,比如结婚录像带被毁,这类物品承载特殊情感价值,可以主张精神赔偿。另一种是宠物受伤害,司法解释特别规定必须证明宠物具有人格象征意义,防止滥用诉讼权利。

(小标题四)谁能主张赔偿权利

死者近亲属获得明确保护权。如果死者名誉受损或遗体被侮辱,配偶、子女、父母可以直接起诉。没有这三类亲属的,允许兄弟姐妹等近亲属维权。这个规定突破传统民法理论,承认精神伤害的延续性影响。

企业单位不能主张精神赔偿。司法解释明确,法人机构的名誉受损只能要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这个区别体现立法者对人权保护的特殊重视,将精神损害赔偿限定在自然人人格权益范围内。

(小标题五)新旧法律如何衔接

司法解释注意与现有法律保持协调。交通事故赔偿中的死亡补偿金、产品质量法中的抚恤费,统一认定为精神损害赔偿金。但残疾生活补助费仍按物质损失计算,保持原有赔偿体系稳定性。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特殊问题。当时规定刑事案中不能单独主张精神赔偿,导致受害人权益受损。司法解释特别注明,公布实施前与之冲突的规定自动失效。这个安排既维护法制统一,又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通过这五个方面的改革,我国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法律保护范围从具体权利扩展到一般人格利益,赔偿标准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主体资格认定更符合人情伦理。这些变化反映司法理念的进步,体现国家对公民人格尊严的重视。随着社会发展,相信相关制度还会继续完善,更好平衡各方权益。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下一篇:
暂无
一个多月达成和解,帮助当事人拿到满意赔偿款!北京门头沟交通事故,伤者无责,元甲律师助力快速和解,和解金额15万余元,办案效率和获赔金额超出当事人预期,获得锦旗与口碑!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0-28 15:12

行政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解释

第四条 侵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应当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或者赔礼道歉行政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解释,侵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并造成严重后果,应当在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同时,视案件具体情形,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或者赔礼道歉,第二条 公 ...
456热度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全权委托是干实事,不是说说而已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7-22 18:54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 ...
114热度
【模】沉浸式体验“律政剧”角色扮演 【拟】交通事故模拟法庭真实对战 【法】现场观摩律师见招拆招的真实瞬间 【庭】100%历史成功案例现场还原 4月19日上午10点,建外SOHO 邀您亲临庭审现场,助您锁定胜局↓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5-06 19:07

2021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2.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五万元、四万元、三万元、二万元和一万元五个等级2021精神损 ...
404热度
模拟法庭圆满结束 客户满意庭审 是我们私下真下功夫[强][强]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5-07 11:41

最高院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第三条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最高院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 ...
270热度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面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份份信任。18年来我们处理了20000多起交通事故案件,累计为受害人拿回35亿➕赔偿款,共获得锦旗4000多面❤👍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09 18:16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九条

第三条,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违反社会 ...
553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