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醉酒留宿家中不料中毒身亡谁承担责任_朋友喝酒意外身亡,同桌人需要担责吗民法典
五问同饮致死赔偿案
一、朋友家中饮酒后死亡引发纠纷
2023年4月,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法院受理一起特殊案件。金姓男子在林姓友人家中饮酒后死亡,家属起诉索赔31万元。案件起因要追溯到事发当日,金某主动联系林某提出到家中喝酒,并自带白酒和下酒菜。监控显示二人当晚共饮至深夜,金某留宿林家客房。
二、家属索赔理由是否合理
次日清晨林某发现金某身体冰凉,经120确认已无生命体征。尸检报告显示死因为急性酒精中毒。金某家属认为,林某作为酒局组织者未尽到照顾义务,应承担全部责任。他们提出包含丧葬费、抚养费等在内的赔偿请求,总计31.4万元。
三、被告方如何回应指控
庭审中林某提出三点抗辩:第一,金某系主动上门饮酒;第二,饮酒过程中未发生劝酒行为;第三,留宿行为属善意收留。他当庭展示通话记录,证明当晚23:07分金某曾与妻子通话报平安。监控视频也显示金某离开时意识清醒,能自主行走。
四、法院判决依据是什么
主审法官木汉援引民法典第1165条指出,共同饮酒者负有特殊注意义务。虽然林某未主动劝酒,但在发现金某过量饮酒后,既未劝阻也未通知家属,存在监管疏忽。判决书强调,成年人对自身酒量应有认知,故判定死者自负80%责任,林某承担20%赔偿义务,合计14.2万元。
五、这起案件带来哪些警示
本案确立三项裁判要旨:1.被动参与饮酒仍需履行照顾义务;2.留宿不能免除安全注意责任;3.未劝酒不等于无过错。法官提醒,聚会时应留意同伴饮酒状态,对醉酒者需采取护送回家、通知家属、医疗协助等措施。若发现异常呼吸(每分钟低于8次)或昏迷,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数据统计显示,全国每年酒精中毒案件超5000起,其中共同饮酒引发诉讼占比达37%。专家建议饮酒时做到"三观察":观察面色是否苍白、观察言语是否清晰、观察动作是否协调。发现异常时应停止供酒,采取侧卧体位防止呕吐窒息,并及时联系专业人员处理。
该判决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有网民认为"好心留宿反被追责"有失公平,也有法律工作者指出判决符合风险控制原则。律师提醒,类似情况可采取录音录像、保存通讯记录等方式自证清白。重要的是要建立完整的救助证据链,证明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