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有没有法律规定
交通肇事罪常见问题解答(2023年最新版)
一、哪些行为会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当事人必须违反交通法规。比如闯红灯、超速行驶、酒后开车都属于违规行为。第二,这些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严重事故。第三,事故必须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举个例子,张先生醉酒后开车撞倒行人,造成对方双腿骨折。这种情况属于致人重伤,已经达到立案标准。如果只是轻微剐蹭且无人受伤,通常不会构成犯罪。
二、不同情节会面临怎样的刑罚?
法律把刑罚分成三个档次。第一档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种情况适用于普通重大事故。比如李女士超速撞伤路人,导致对方抢救无效死亡。
第二档是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适用于两种情形:事故发生后司机逃跑,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比如王师傅撞人后伪造现场,或明知车辆有严重故障仍继续驾驶。
第三档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种情况特指因逃逸导致伤者死亡。比如赵某夜间撞人后逃离,伤者因未及时救治身亡。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证明死亡结果和逃逸行为存在直接联系。
三、事故后逃跑会有什么后果?
逃跑行为会加重处罚。事故刚发生后逃跑的,刑期直接升到三至七年。如果逃跑导致伤者得不到救治死亡,刑期将超过七年。
2021年发生在杭州的典型案例很能说明问题。孙某撞倒骑车人后,下车查看发现对方昏迷,随即驾车逃离。伤者两小时后被路人发现,送医时已无生命体征。法院认定孙某逃逸与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最终判处有期徒刑九年。
四、为什么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交通事故处理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当事人需要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复核期限是三天,保险理赔有时效要求,伤残鉴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去年有位陈先生就吃了不懂法的亏。他在事故后急着和对方私了,没保留现场证据。后来伤情恶化产生高额医疗费,对方却反悔不认账。由于缺少关键证据,陈先生的赔偿诉求最终没能得到法院支持。
五、遇到交通事故应该怎么做?
正确的处理流程分五个步骤。第一步立即停车,打开双闪灯,在车后放置警示标志。第二步检查人员伤亡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报警电话。第三步保护现场,用手机拍摄全景照片和车辆位置。第四步配合交警调查,如实陈述事发经过。第五步在事故认定书送达后,三日内可申请复核。
特别提醒两点注意事项:不要破坏现场痕迹,更不要擅自移动车辆位置(抢救伤者除外)。有条件的可以寻找目击证人,记录对方的联系方式和证词。
(附)法律依据:
《刑法》第133条明确规定:
1. 造成重大事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 肇事后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
3.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遇到法律问题不要慌张,可以随时通过在线法律咨询平台联系专业律师。选择所在城市-纠纷类型-咨询律师,就能获得针对性解决方案。早咨询早处理,能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重要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建议直接咨询专业律师,获取精准法律意见。快速响应通道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接通律师,问题解决率提升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