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之后赔偿规定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赔偿常见问题解答
一、事故后如何确定赔偿责任
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他人受伤或财产损失时,司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即使车辆购买保险,保险公司也不会全额赔付。保险公司通常先按保险合同支付部分费用,剩余部分由司机自行承担。若事故双方都有责任,则按责任比例分担赔偿金额。
《民法典》第1179条规定:造成人身损害需要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必要支出。如果导致残疾,还需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发生死亡事故时,要支付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保险公司赔付有哪些条件
保险公司只对购买第三者责任险的车辆进行赔付。这里要注意三点:
1. 交强险是强制购买的保险
2. 商业三者险属于自愿购买
3. 保险公司赔付金额不超过保险合同约定额度
三、误工时间怎么计算
事故受害者因治疗耽误工作的,赔偿误工费需要计算两个时间段:
1. 未进行伤残鉴定时,根据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计算。从事故当天算到医生建议的休息期结束
2. 已进行伤残鉴定的,计算到伤残鉴定前一天
误工费计算公式为:日工资 × 误工天数。需要提供工资单、纳税证明等材料。无法提供收入证明的,按当地同行业平均工资计算。
四、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分三种情况:
1. 单方责任:由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
2. 多方责任:根据各方的过错程度划分主次责任。例如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30%
3. 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过错时,不承担赔偿责任
责任认定需要查看现场照片、监控录像、车辆痕迹等证据。当事人对认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在3日内申请复核。
五、赔偿纠纷如何处理
若协商不成,可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1. 向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调解
2. 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 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事故责任认定书
- 医疗费用清单
- 收入证明
- 财产损失评估报告
- 保险公司理赔记录
特别提醒:人身伤害赔偿诉讼时效为3年,从事故发生时开始计算。超过时效起诉可能丧失胜诉权。财产损失诉讼时效为3年,但需在知道损失后2年内主张权利。
实际案例参考:2022年杭州某交通事故中,司机王某负主要责任,法院判决其承担70%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付后,王某个人还需支付12万元赔偿金。
注意事项:
1. 事故后要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
2. 及时拍摄车辆位置和损伤情况
3. 收集目击者联系方式
4. 不要随意承诺赔偿金额
5. 定期复查伤情并保留票据
本文列出的赔偿标准和流程仅供参考,具体处理需结合实际情况。建议遇到交通事故时,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存各类证据材料,这对后续索赔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