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可以拘留吗_肇事逃逸可以拘留吗应该拘留吗
# 交通肇事逃逸会被拘留吗?详解法律责任和处理流程
## 一、拘留是什么?两种类型要分清
拘留是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他们可以暂时扣留需要调查的人。行政拘留是处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时间最长15天。多次处罚加起来不超过20天。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被处罚人如果不服决定,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刑事拘留针对的是刑事案件中的嫌疑人。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有权采取这种措施。最长拘留时间是37天。如果遇到流窜作案、多次作案或团伙作案的情况,提交逮捕申请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0天。检察院必须在7天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 二、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
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手段。主要处理打架斗殴、酒驾等治安案件。被拘留的人关在专门的拘留所。处罚记录会留在个人档案里。
刑事拘留是侦查阶段的强制措施。针对的是可能判刑的犯罪嫌疑人。关押地点是看守所。这种措施不意味着最终定罪,只是暂时限制人身自由。
两种拘留的期限完全不同。行政拘留最长20天,刑事拘留最长37天。执行场所也不一样,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 三、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法律规定得很清楚。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如果为了逃避责任离开现场,就算逃逸。不管是开车逃跑还是弃车离开,都属于逃逸行为。
有个重要原则:逃逸者要负全责。除非能证明对方也有过错,这种情况下可以减轻责任。但需要拿出确凿证据,比如行车记录仪视频或目击证人。
## 四、逃逸者会面临哪些处罚?
处罚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罚款,金额在200到2000元之间。交管部门会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决定具体数额。
第二是拘留处罚,最长可以关15天。这里要注意的是,逃逸案件中的拘留属于行政拘留,不是刑事拘留。但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话,可能升级为刑事案件。
最严重的处罚是终身禁驾。一旦被认定逃逸,驾驶证会被直接吊销。这辈子都不能再考驾照,这个处罚非常严厉。
## 五、逃逸就一定会被拘留吗?
实际情况要分不同情况处理。如果只是轻微刮蹭后逃逸,可能只罚款不拘留。比如在停车场蹭了别人的车后离开,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这种情况可能从轻处理。
但造成人员受伤必须拘留。特别是受害者需要送医治疗的情况,逃逸者基本都会被拘留。造成死亡的更会升级为刑事案件,可能面临刑事拘留和后续审判。
是否拘留还要看认错态度。主动投案并积极赔偿的,有机会减轻处罚。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及时到交警部门说明情况,二是取得受害方书面谅解。
## 六、遇到事故的正确处理方式
第一步必须停车保护现场。打开双闪灯,在车后放警示牌。城市道路放在50米外,高速公路要放在150米外。
第二步立即报警和叫救护车。哪怕是自己全责也要报警,这是法律规定。有人员受伤要先拨打120,再打122报警。
第三步配合交警调查。要如实说明事发经过,不能隐瞒任何细节。交警会查看行车记录仪、调取监控录像,说谎很容易被识破。
## 七、被认定逃逸怎么办?
不要试图二次逃逸。现在到处都有摄像头,根本跑不掉。逃跑只会加重处罚,可能面临更长的拘留期。
可以申请复核程序。收到处罚决定书后,60天内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的,还能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
建议马上找专业律师。交通事故案件涉及责任认定、赔偿计算等多个专业领域。律师可以帮助收集有利证据,比如证明对方也有过错的视频资料。
## 八、特殊情况如何处理?
送伤者就医不算逃逸。但要注意两点:必须留下联系方式,事后要及时到交警部门备案。最好让现场其他证人作证。
被人威胁离开要立即报警。如果遭遇对方暴力威胁,离开现场后要马上报警说明情况。需要提供录音、视频等证据材料。
车辆被移动要拍照取证。比如因妨碍交通需要挪车时,要用手机拍摄全景照片和地面刹车痕迹。至少拍五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 九、预防逃逸的注意事项
安装行车记录仪很重要。前后双摄像头的设备能完整记录事故过程,关键时候可以证明自己没有逃逸。
发生事故后保持冷静。不要和对方争吵,更不要擅自离开。哪怕对方全责也不要离开现场,等交警来处理最稳妥。
及时通知保险公司。48小时内必须报案,超过时间可能被拒赔。重大事故要保留好医院诊断书、修车发票等凭证。
## 十、法律规定的要点总结
逃逸必负全责是基本原则。想要减轻责任必须自己举证,这个难度很大。多数情况下逃逸者都要承担主要责任。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要分清。普通逃逸案件是行政拘留,涉及人员伤亡可能转为刑事拘留,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终身禁驾没有例外情况。只要被认定逃逸,不管事故大小都会吊销驾照。这个处罚比拘留更影响生活,务必重视。
遇到事故正确处理最关键。牢记停车、报警、救助三步骤。不要因为害怕处罚选择逃跑,这样只会带来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