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与电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不清怎么处理_电动车跟电动车事故怎么处理
# 电动车事故责任划分全解析
## 一、交警如何判断事故责任
两辆电动车发生碰撞且责任不明确时,交警部门会到现场调查。他们会查看事故现场痕迹,询问当事人和目击者,调取监控录像。法律规定交警要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的影响程度来划分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明确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单方过错导致事故的,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第二种是多方都有过错的,按行为影响大小划分主责、同责、次责。第三种是意外事故,各方都不担责。故意制造事故的一方要负全责,另一方无责任。
## 二、这四种情况要负全责
第六十一条规定两种必须担全责的情形。第一种是事故后逃逸的,比如有人撞车后马上离开现场。第二种是故意破坏现场的,比如移动车辆位置或擦掉刹车痕迹。
条文还特别说明两种特殊情况。弃车逃跑或躲藏的人,如果能证明对方也有错,可以减轻责任。但如果逃跑者存在破坏现场行为,就算对方有过错,也不能减轻责任。这条规定防止肇事者既逃逸又伪造证据。
## 三、处理事故的七个步骤
发生事故后处理流程分七个阶段。第一步是保护现场,打开双闪灯,在车后放置警示牌。第二步是救助伤员,拨打120急救电话。第三步是报警,等交警到场处理。
第四步是配合调查,如实说明事发经过。第五步是等待责任认定书,正常情况10天内出具。第六步涉及检查或鉴定的,结果出来后5天内出认定书。第七步是领取文书,注意签收日期。
## 四、认定书的法律效力
交警出具的认定书有三重作用。第一是划分赔偿比例,保险公司按责任比例理赔。第二是作为诉讼证据,法院审理时会重点参考。第三是确定处罚依据,全责方可能面临扣车、罚款等处罚。
文书包含这些关键信息:当事人信息、车辆情况、事故经过图示、责任划分结论、交警盖章。要注意核对个人信息是否准确,事故描述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 五、对认定书有异议怎么办
收到认定书后有三日复核期。当事人要准备书面申请,写明不同意的理由,并提供新证据。比如提供手机拍摄的现场照片,或者找到新的目击证人。
复核流程有三个要点。第一是只能申请一次,不能反复要求重审。第二是逾期不受理,必须三天内提交。第三是复核期间不能向法院起诉,要等复核结果出来。
如果复核维持原判,当事人还可以走诉讼程序。在法庭上可以质疑认定书的真实性,但要提供充分证据。比如提供车辆检测报告证明刹车失灵,或者出示通讯记录证明对方当时在打电话。
## 六、典型案例分析
2021年杭州发生过典型案例。两辆电动车在十字路口相撞,双方都称对方闯红灯。交警调取商店监控,发现A车在黄灯时加速通过,B车在红灯亮起2秒后进入路口。最终认定A车负主要责任,B车负次要责任。
2022年上海某小区内事故更有代表性。两辆快递车在窄路相遇,都往中间避让导致碰撞。由于道路无监控,交警根据刮擦痕迹判定双方同等责任。这个案例说明在证据不足时,交警会按最合理方式推定。
## 七、事故预防建议
预防电动车事故要注意三点。第一是遵守信号灯,不要抢黄灯。第二是保持安全距离,特别是在湿滑路面。第三是定期检查车辆,确保刹车和灯光正常。
夜间骑行要特别注意。要开启车灯,穿着反光背心。不要逆行或走机动车道。载货时不要超宽超高,保持车辆平衡。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 八、赔偿计算方式
赔偿金额按责任比例计算。假设医疗费总共2万元,主责方承担70%就是1.4万。误工费要提供工资证明,营养费需要医院出具证明。车辆损失按维修发票计算,折旧费一般不赔偿。
如果对方不愿赔偿,可以走法律程序。先向交警队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再起诉。诉讼时要准备事故认定书、医疗票据、收入证明等材料。小额纠纷建议通过调解解决,节省时间和精力。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详细说明,相信大家对电动车事故处理有了全面认识。记住发生事故不要慌张,按流程处理才能更好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