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康复期间伙食费跟护理费由谁承担_工伤期间伙食费陪护费谁出
# 工伤康复待遇常见问题解答
## 一、住院期间的伙食费谁来付
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的伙食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法律有明确规定这一点。具体的补贴标准按照当地普通员工出差吃饭的补贴来计算。每个地方可能有不同规定,但总体原则是工伤保险基金必须承担这笔费用。
例如张三在工厂受伤住院三个月。他每天20元的伙食费不用自己掏钱,直接从工伤保险账户划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区会要求职工先垫付费用,之后再凭发票报销。职工需要保留好所有用餐收据。
## 二、护理费分两种支付方式
护理费的支付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这时由用人单位负责安排护理人员,或者直接支付护理费用。用人单位不能拒绝这个责任。
第二种情况是伤残等级确定后需要长期护理。这种情况改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费用。具体金额根据护理需求分三个档次:完全不能自理的按平均工资50%支付,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按40%,部分不能自理的按30%。
李女士因工伤导致右手瘫痪,被鉴定为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她每月能收到当地去年平均工资的40%作为护理费。这个费用直接打到她的社保卡,不需要经过单位。
## 三、公司降低工资怎么处理
工伤职工返岗后发现工资被降低,这是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治疗期间和返岗后的工资待遇应当与受伤前保持一致。职工可以通过三个步骤维护权益。
第一步是找公司协商。带着工资条和劳动合同到人事部门沟通。如果公司拒绝恢复原工资,立即收集考勤记录、银行流水等证据。
第二步是申请劳动仲裁。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书。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工伤认定书、伤残鉴定报告、工资变动证明。仲裁程序一般45天内会有结果。
第三步是法院起诉。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时,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去年王先生通过起诉,不仅追回了被扣的工资,还获得了3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 四、康复治疗时间怎么计算
工伤康复的时间长度根据伤情确定。通常由定点康复医院出具治疗建议。大部分情况下,康复期不超过12个月。这个时间从开始康复治疗当天起算。
比如建筑工人赵师傅腰椎受伤,康复医院建议进行10个月理疗。这期间他每天到康复中心治疗,单位不得中断其工伤待遇。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要提前申请延期。
## 五、如何延长康复治疗时间
想要延长康复期,必须在原定期限结束前30天提出申请。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康复进度报告、主治医师意见书、未达预期疗效的证明。由职工本人、单位或康复机构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申请。
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组织3名以上专家进行面诊。专家将评估当前恢复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延长治疗。每次延期最长不超过12个月,整个康复期累计不超过24个月。
广东的刘女士因烧伤治疗需要,先后申请了两次延期。她提供了伤口愈合缓慢的医学证明,最终获得总共22个月的康复期。期间所有治疗费用均由工伤保险承担。
## 六、费用报销要注意什么
工伤职工在报销费用时要注意三个要点。第一是保存所有原始票据,包括交通费、医疗费、辅助器具购置费等。第二是及时办理手续,多数地区规定费用发生后3个月内要提交报销申请。
第三是了解报销比例。伙食费通常全额报销,但私人看护费用可能只报基本标准部分。购买轮椅等器械前,需先到社保局确认报销目录。不符合目录的器械需要自费购买。
## 七、单位不配合怎么办
遇到单位不支付护理费或拖延申报工伤时,职工可以直接向社保局投诉。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逾期不申请的,职工本人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河北的孙先生就遇到单位拒绝申报的情况。他自行向人社局提交了工作证、事故现场照片、同事证言等材料,最终成功认定为工伤。整个过程不需要单位配合也能完成。
## 八、常见误区提醒
很多人误以为工伤康复期没有工资,其实停工留薪期间单位必须照发工资。还有人觉得康复治疗必须在本市进行,实际上经社保局批准后,可以转到更好的外地医院治疗。
最需要注意的是时效问题。超过1年未申请工伤认定,将失去相关待遇保障。职工受伤后要尽快完成认定程序,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