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是公诉案吗,法律如何规定
交通肇事罪常见问题解答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
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受伤时,需要根据责任划分处理。当驾驶员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或者存在逃离现场的情况,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警方会介入调查,检察机关会提起公诉。
交警部门不能强制要求肇事方支付赔偿金或医疗费。受害者需要自己垫付治疗费用,后续可通过法律途径索赔。如果肇事车辆已购买保险,可以将保险公司和驾驶员共同列为被告。
二、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报警,告知具体位置、时间和车辆特征。要保护好现场,不要移动车辆和物品,方便交警收集证据。可以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记录车辆损坏情况和周边环境。
交警到达后会进行现场勘查,调取监控录像,询问目击证人。通过车牌识别系统查询车辆登记信息,确认肇事者身份。调查结束后会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各方责任比例。
三、肇事逃逸处理办法
发现肇事逃逸要立即拨打110报警,说明车辆颜色、型号和逃逸方向。有行车记录仪的需保存视频证据,寻找现场目击者并记录联系方式。即使身体没有明显不适,也要去医院做全面检查。
警方会根据监控录像和车辆碎片追踪逃逸车辆。确认身份后可能采取扣留驾驶证、暂扣车辆等措施。逃逸者将面临200-2000元罚款,可能被拘留15日以下,严重者会被吊销驾照。
四、法律后果与处罚措施
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将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刑期在七年以上。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和车辆维修费。
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肇事方有权委托律师辩护,但需自行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先行赔付,超出部分由肇事方承担。
五、事故后续处理建议
拿到事故认定书后要及时联系保险公司。保留所有医疗票据和维修发票作为索赔依据。对责任认定有异议可在3日内申请复核。复杂案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诉讼流程和赔偿标准。
治疗期间产生的交通费、护理费可以计入赔偿范围。涉及伤残的需要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等级计算赔偿金额。法院判决后对方拒不执行,可申请强制执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肇事后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吊销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