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被车撞伤了按照什么标准赔偿_民法典撞人
交通事故赔偿处理指南
一、事故后如何确定赔偿标准
发生交通事故后,首先要报警并确定责任划分。根据责任比例,双方需要共同承担以下四类损失赔偿。
财产损失包括车辆维修费用或物品重新购买的费用。这部分费用以实际产生的金额为准。例如车辆修理费、手机损坏的更换费用都属于这个范围。
人员受伤的情况需要赔偿医疗相关支出和收入损失。具体项目有医院治疗费、请假养伤期间的工资损失、护理人员费用、往返医院的交通费、外地治疗的住宿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必要的营养补充费用。这些费用需要提供正规票据和证明。
受伤严重导致残疾的,赔偿项目会增加三项。一是购买轮椅等辅助器具的费用,二是照顾残疾人的长期护理费,三是未来继续治疗的费用。同时要根据伤残等级计算赔偿金,这部分需要考虑受害人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
最严重的情况是导致人员死亡。需要支付的费用包含丧葬费、家属办理后事产生的交通住宿费用、死者生前抚养人员的生活费。如果经过抢救后死亡,抢救期间的所有治疗费用也要计算在内。
二、单位车辆事故找谁赔偿
被公司或单位的车撞伤时,受害人可以找驾驶员或车辆所属单位索赔。具体分为六种常见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驾驶员个人赔不起时,所在单位要先行垫付。比如新手司机送货途中发生事故,如果司机收入低无力赔偿,物流公司需要先支付赔偿款。
第二种情况是公车公用期间的事故。比如单位司机在接送客户途中发生碰撞,这时赔偿责任由单位全额承担。这种情况适用于正常工作时间执行工作任务的情形。
第三种情况涉及私人车主雇佣司机。个体运输户、承包工程的老板如果雇人开车发生事故,车主本人需要负责赔偿。例如包工头雇佣的货车司机送货时撞伤人,包工头要承担主要责任。
第四种情况是车辆转借或转租期间的事故。原车主和实际使用人要共同担责。比如租车公司把车租给客户,客户开车出事,租车公司和客户都要赔偿。如果客户私自转借给朋友导致事故,车主、客户及其朋友三方都要负责。
第五种情况涉及车辆托管期间的问题。维修厂修车时试车发生事故,停车场管理不善导致车辆溜车撞人,这些情况下相关管理方要承担责任。比如4S店员工试驾客户车辆出事,4S店需要赔偿。
第六种情况是司机私自用车造成事故。比如单位司机下班后偷偷开车去聚会,途中发生碰撞。这种情况司机个人要赔偿,但单位如果存在管理漏洞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三、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医疗费根据医院出具的收费单据计算,需要保留所有缴费凭证。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手术费、药品费等治疗必需的开支。
误工费按照实际收入损失计算。有固定收入的,提供工资单和请假证明。自由职业者可以参考行业平均工资或最近三年的收入证明。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情况确定。家属护理的参照当地护工工资标准,雇佣专业护工的按实际支出计算。需要提供护理协议和付款记录。
交通费按照就医实际产生的费用报销,一般以公共交通费用为标准。自驾车就诊的,需提供油费发票或按公共交通费用折算。
营养费需要医院出具证明,说明需要加强营养的期限和标准。通常按当地居民日均饮食费用的50%-100%计算。
四、伤残赔偿的特殊规定
伤残等级鉴定需在治疗终结后进行,一般由司法鉴定机构评定。十级伤残最轻,一级最重,赔偿系数从10%到100%递增。
残疾赔偿金计算方式为:当地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 × 赔偿年限 × 伤残系数。60岁以下按20年计算,60岁以上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岁以上统一算5年。
辅助器具费用需要提供正规机构的配置建议。比如假肢要选择具备资质的康复机构,按普通适用型器具的价格计算,每5-10年更换一次。
被扶养人生活费按户籍登记情况确认。未成年人计算至18周岁,老人计算至80周岁,残疾的被扶养人按20年计算。多个抚养人的要分摊费用。
五、处理赔偿的注意事项
事故发生后要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拍摄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等证据。有目击者的要记录联系方式。
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保存所有病历资料。包括诊断证明、出院小结、用药清单等,这些是计算医疗费的重要依据。
与保险公司保持沟通,在调解前不要轻易签署任何协议。特别注意保险公司的赔偿限额,超出部分需要责任方自行承担。
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为三年。起诉时需要准备事故认定书、医疗票据、收入证明等全套证据材料。
对赔偿金额有争议的,可以申请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常见争议点包括误工时间计算、护理级别认定、伤残等级评定等。
特殊情况处理:比如农村户口但在城镇长期居住的,可以按城镇标准计算赔偿金。需要提供暂住证、租房合同、工资流水等居住证明。